当代画家孙少章:用“大写意”来品读梅
国际在线消息:中国山水画是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内涵的集中体现。孙少章是一位出入传统,追求现代风格的画家,擅山水花鸟,尤喜梅花。其作品设色简练,布局严谨,注重情趣的表达。
出生于1945年的孙少章,又名环河源人、新金陵墨匠,江苏南京人,祖籍常州武进,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,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江南诗书画学会会员、亚州文化艺术家联合中心会员,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、中国药科大学艺教中心国画教授、南京国博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副主任、南京文博艺术馆副馆长。
孙少章作品:蓬山此去无多路
作品是内心情感解读的窗户
为使自身作品更加突显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,孙少章深入研习历代诗人对梅花的赞誉,如王安石的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”“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”,还有李清照的“年年雪里,常插梅花醉。挼尽梅花无好意,赢得满衣清泪。今年海角天涯,萧萧两鬓生华。看取晚来风势,故应难看梅花”,更有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这些诗句无不使他沉浸在醉梦中,激励他为画梅而开疆立新。孙少章认为,画梅是把梅当作美好春天和人生青春的象征,“作品应该是活的,而这种活的并不是如其他艺术家所谈论到的一样,仅是融入自身的情感于自己的作品之中,还应该给观者打开一扇可以解读你内心情感的窗户。而这窗户,便是在相同背景之下所展示出来的特性。”孙少章说道。
孙少章作品:花开日月明
观众的解读让艺术“活起来”
梅花,历代文人画家都把其人格化,列为四君子之首,喻为志士。在孙少章看来,艺术作品的形制是死的,但是每个人根据自身不同的理解和解读,就能让艺术“活”过来,甚至旺盛起来。孙少章认为,观者对它的解读,是一种再创造,是在继他之后对作品生命的再赋予。
孙少章作品:春风到庭院
孙少章作品:千古奇香生瑶台
创造极具个人特色的“大写意”
孙少章画室内挂满了梅花作品。腊梅、红梅、白梅、墨梅,朵朵梅花静静绽放,枝枝梅花傲骨凌寒。在孙少章看来,梅花是人格化的东西。梅花代表的是一种高尚的品德,从古至今画梅花的人数不胜数、各有所长,而孙少章“采用画松树的画法画梅花,突出枝干,也一定要留白”,展示其特性,摆脱对其的联想,从纯粹的审美、欣赏角度出发,感受“梅品”特性下展现出來的独特效果。(文/图 蔡馥蔚)